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生态建设必须以林业为主体

发布日期:2015-05-25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又为生态文明建设作了专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同等重要位置来抓。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民族兴衰的大事,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树立保护自然生态的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必须以林业为主体,以林业为抓手,把生态文明建设抓实、抓紧、抓细、抓出成效来,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要充分利用林地开发空间的格局。林地是绿色生态的载体,充分利用每一寸林地,除集中连片的规范造林外,还要充分利用路旁、河旁、道旁、渠旁、屋旁、厂旁、村旁的闲散零星土地进行义务植树,要做到包栽包活,包管护、包防病虫害,包森林防火等工作。要栽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成林一片。这样续年造林,续年成活,年年造林年年提高森林覆盖率,年年增加生态植被,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界留下更多更广的修复平台。为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要着力发挥林地的应有作用,确保林地面积利用率,给农业留下更多的森林屏障,给水利留下更多的源泉,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美好家园。

    二要充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的生物量约占动植物总生物量的90%,这巨大的生物量的森林植被,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固碳放氧、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抵御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作用。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是自然规律决定的,是无可替代的。森林也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树木、森林养育了人类,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森林,离不开树木。

    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林业是主体工程,应首当其冲,无论是从生态效益还是从经济效益来考量,都应该把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发挥森林效益当作重要任务。

    三要充分认识保护森林生态的重要性,认识林业建设的差距。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障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对木材、竹材、药材以及林副产品的需求,大力开展了人工造林,造林面积居世界前列。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森林生态十分脆弱,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人均林业用地面积少。目前全国林业用地总面积45亿亩,有林地29亿亩,现有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的1/4。即使经过努力,将林地利用率提高到90%,使有林地面积再增加10亿亩,人均森林面积也只有现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多,地域有限,平均值低。

    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低。中国目前乔木林亩平蓄积量5.7立方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由于森林质量低下,全国活立木蓄积量只有149亿立方米,人均蓄积量只有世界的1/7。森林资源贫乏,基础实力都很薄弱,产出的效益不够理想,有些地方虽然造了林,但林分质量差,森林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些减少。而成熟林在乔木林中的比重小,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区域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其中乔木林应占1/3以上。目前我国森林植被不足,森林储备低下,乔木林中成过熟林只占17%,森林未到成熟期就采伐,有些地方间伐变成皆伐,造成涵养水源减少、江河流水量不足,提早干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警醒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人工造林方法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地力下降,使森林的后备资源缺失,给森林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这样的情况也应该引起重视。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森林质量差,是生态建设、林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大力抓好林业建设,发挥林业的主体作用,找准着力点,注重实际成效,尽最大的努力来缩小与世界的林业差距。

    四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森林生态建设的步伐。我国人多地少是客观的国情,但我国也有自身的优势,可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加快森林生态建设的步伐。

    首先,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能攻坚克难,我们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和硬功夫,充分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森林质量,力争使一亩地顶二亩、三亩使用,变粗放经营为深耕细作,变传统经营为科学经营,变单项林经营为复种经营。计划亩蓄积由5.7立方米提高到11.5立方米,实现翻一番,规划用3-5年时间使活立木蓄积量由149亿立方米提高到300亿立方米,再过10年实现全国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50亿立方米。我们必须要真正做到奋发图强、急起直追。

    其次,要照林业的自然规律办事,加强森林生态建设,重视经营。要改变目前低下的森林质量,要从造林开始,认真落实造优质、高产的速生丰产林,在土层深厚、坡度较低的林地上搞乔灌林结合。实行复种,有的也可实行针阔混交,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要选择优良种苗,认真栽植,确保成活,及时抚育,促进成长,适时施肥,促进丰产,坚持培育,保证成林,防火防虫,促进效益。

    再次,林业是周期长、见效慢、效益大的产业,要建成高效林业,营造优质森林,必须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动员林农多投工投劳,集中必要的资金投放林业,国家适当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经营单位、经营者要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不要搞事倍功半的事,要真抓实干,森林的生态效益才会服务社会,服务人类。

    然后,要大力开展森林植被保护,认真做好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植被,要在江河的源头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自然保护区。使林木生长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家园不被破坏,林地植被迅速育闭,提高森林覆盖率。到目前为止我国省级、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1300多个,还有许多的县级、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这也使森林质量大大提高。建立保护区,要充分利用林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使保护区成为森林资源的核心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营。

    最后,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手段经营林业,建设森林生态。林业的发展标志着国家的经济实力,林业是民族繁荣、人民富裕的象征,如今党中央提出组建亚投行,实现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搞好我国森林生态建设,配合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搞好林业各项工作。要实现科学的经营,要特别关注和重视林分的光合面积,光合作用,促进林分的生长量。其次要十分重视林木的生长高峰期,有效提高蓄积量。

    有了绿水青山,也就有了金山银山,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林业义不容辞的本职工作,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的主体作用,为圆好美丽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秀美的山川!
  ——《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