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全面推进候鸟保护和疫源疫病防控工作

发布日期:2014-11-26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江苏省大丰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位于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主要任务是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跟踪,对区内的野生动物疫病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防止野生动物疫情大面积传播。

保护区技术管理部门围绕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和业务要求,认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区内候鸟监测和保护、麋鹿和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现将相关工作做一汇报。

一、鸟类保护工作

(一)鸟类监测工作

   根据相关文献,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处于南黄海湿地,在气候上处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段,动物区系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广阔的平原,富饶的生境孕育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根据文献记载,这里有记录的鸟类有214种。

为切实加强鸟类保护工作,保护区自2010年开始开展鸟类监测工作,每年按照固定的样线对区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分布生境、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鸟类监测的样线如下图:

 

 

保护区鸟类监测样线分布

 

 

1、鸟类监测时间

    2010-2013年的1-12月,每月每条样线调查1-2次,调查时间为上午6:00-10:00,下午14:30-17:30。

2、鸟类监测地点

     见图1,生境包括互花米草草滩、白茅、撂荒地、阔叶林、狼尾草、农田和池塘生境。

3、鸟类监测方法

   以常规样线法为主,尽量选择标志性生境,记录样线两侧各25m范围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遇见频次等。同时记录样线发现的死亡鸟类的种类、数量,初步分析鸟类死亡的原因等。

4、鸟类调查结果

    见2010—2013鸟类监测报告。

(二)鸟类保护科研成果

1、根据鸟类监测结果,每年总结保护区鸟类种群动态数据,形成《鸟类监测报告》,共4年的数据。

2、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内容涉及鸟类多样性、冬季鸟类群落特征和珍稀物种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学等。

3、编制《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并出版发表。

(三)鸟类保护行业内交流

为加强业务水平,密切与兄弟保护区交流,保护区鼓励派遣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鸟类知识培训班、参与鸟类调查、增强鸟类野外识别能力,及时了解国内外鸟类研究的热点和前言领域,借此来不断提高候鸟保护技术水平。

(四)加强候鸟保护宣传,打击捕猎候鸟行为

   秋冬季是候鸟大量到达保护区的季节,很多雁鸭类候鸟是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为认真开展秋冬季候鸟保护工作,严厉打击偷猎候鸟的行为,保护区一方面加强宣传:制作形式多样的鸟类保护宣传手册,发放给公众;在保护区的野放区制作大型宣传牌,明示野生动物保护和禁止偷猎;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张拉宣传横幅,宣传野生候鸟保护;另一方面联动周边公安机关,加强秋冬季巡逻,定期对候鸟栖息地进行巡查,严厉打击偷猎候鸟行为。

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

(一)坚持每月对区内鸟类和麋鹿进行监测

   保护区技术管理处专门负责野生动物监测技术工作,每月安排技术人员对麋鹿的种群状态,死亡数量,饲料状况等进行统计核查,及时对死亡麋鹿进行登记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保护区内鸟类栖息地进行监测,及时统计死亡鸟类种类和数量,分析死亡原因。

(二)积极培养疫源疫病监测技术员

    为更好地开展疫源疫病工作,保护区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疫源疫病监测培训班,学习野生动物基础知识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相关知识。积极培养年轻大学生野外鸟类鉴别技术,定期对区内常见鸟类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实践观,不断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水平。

(三)坚持网上直报

    保护区监测站定期对候鸟冬天进行监测,并按网上直报要求对保护区鸟类种群及时上报,如有死亡的鸟类,则按要求解剖,查明死亡原因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积极开展候鸟疫源疫病排查工作

2013年3月份,保护区成立H7N9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在特殊时期,增加防控禽流感病毒的力度,确保区内野生鸟类栖息安全。

2013年5月,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局的统一部署下,保护区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候鸟禽流感排查工作:组织保护区技术员6人,分成3组在3个放养区进行候鸟样品采集工作,共采集400个样品,包括鸟类粪便、羽毛和蛋壳、尸体等。采集样品及时送至盐城市疾控中心国家禽流感监测实验室,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盐城市疾控中心检验报告单显示,未检测到禽流感病毒。

江苏大丰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将一如既往的按照国家、省、市林业局的要求,认真开展候鸟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加强疫源疫病监测队伍建设,培养疫源疫病监测技术人员,提高疫源疫病监测业务水平,努力为营造安全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