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研保护 > 湿地之窗

湿地保护的五个重点举措

发布日期:2016-03-15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如今,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湿地。但保护湿地也不能盲目的去保护,我们应该知道怎么去保护和把保护重点放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介绍关于湿地保护的五个重要举措。

   1、加强自然湿地的保护

   以预防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为出发点,采用最直接、有效和经济的就地保护方式,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持湿地的自然或近自然状态。

   以保护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和抢救湿地野生动植物种多样性为重点,在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在具有湿地生态系统代表性、典型性并未受破坏的湿地区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等地建立、完善一批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形成完善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解决自然湿地保存面积低的问题。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已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保护管理水平低下、湿地生态功能受损问题,使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制定区域或流域性的湿地保护、恢复以及相应植被恢复的综合规划,统一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注重通过维护自然水系,维持、保护自然湿地。

   在一些重要湿地区域,建立由当地湿地保护机构和社区共同参与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委员会,由当地社区参与制定湿地保护和管理计划、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规划等,使得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政府行为充分体现当地社区的利益。

   2、大力推进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

   以逐步恢复和重建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的湿地物种的恢复为出发点,采用科学研究加提炼湿地生态治理、修复技术与退化湿地治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并注重政策、法制等社会性对策,调动、利用社会的力量和作用推进湿地生态修复。

    湿地的退化是由于多种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结果,这种退化直接导致了湿地的自然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使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因此而减少,进而又损害危及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湿地恢复重建项目首先必须考虑排除因人类不当活动形成的湿地干扰因素,通过恢复自然水文特征或建立湿地的补水机制、退田还湖、控制污染和湿地野生动植物恢复等措施,逐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3、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制定科学的规划,实现统一规划指导下的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分类管理。近期的湿地资源利用应首先服从于湿地资源保护的需要,限制自然湿地用途变更、制止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选择有开发潜力、有示范意义的项目,开展多形式的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区建设,如生态农业和生态渔业相结合,湿地多用途管理等示范区,并将其成果与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开展技术推广和交流。充分发挥我国湿地景观丰富多样的特点,积极推进湿地生态旅游,建立不同类型的湿地特色旅游示范区,开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优化模式的试验,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湿地合理利用提供可资借鉴、推广的示范模式。

   4、提高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尽快完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方针、政策。将湿地保护、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环境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利用规划、国际公约等与湿地保护立法协调一致。建立国家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与多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提高湿地保护公共管理系统的组织机构能力。推动湿地保护立法和加强现有湿地法律法规的执行,制定有利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财政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完善湿地资源调查制度与监测体系,建立国家湿地保护科学咨询委员会。

   5、实施国家湿地保护生态工程

    根据自然属性和湿地保护面临的威胁,未来10年将针对8个不同的湿地保护分区,开展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社区共管、提高保护能力等五大优先工程建设,全面带动提升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作者:马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