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如今,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
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
2015年:生物多样性助推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岛屿生物多样性“
-
2013年:水和生物多样性
-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
-
2011年:森林生物多样性*
-
2010年:生物多样性、发展和减贫*
-
2009年:外来入侵物种*
-
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农业*
-
2007年: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
-
2006年: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
2005年:生物多样性——不断变化之世界的生命保障*
-
2004年:生物多样性——全人类的食物、水和健康*
-
2003年:生物多样性和减贫——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安南说,如今,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还不够,许多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使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安南希望各国提高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呼吁尚未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国家尽快行动起来。他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乃至所有人的责任,基层社区积极参与尤其重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沙伊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水土保持和污染控制都有帮助。他说,全球生物多样性每年产生的价值约在3万亿美元左右,而整体的生态系统每年经济效益则高达33万亿美元,几乎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因此,保护这一多样性生态体系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科学家指出,人们对生物多样性概念有许多误解,这不是一个关于野兽和植物的简单概念,而是一个事关人类生活质量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概念。
[1]
为纪念2005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出呼吁: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是按照公约有关条款从事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施手段包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以及提供适当资金。
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状况,《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承诺到2010年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次上大幅降低如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以此为减轻贫困并造福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