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 薛建辉
今天,大丰第五批三十头麋鹿野放,大丰麋鹿从无到有,种群由少到多,就是一个成功保护的标志,走上了良性转型、严格保护的路子,开展生态旅游,符合现代保护区发展趋势,三十而立,相当于一个博士后刚出站,后三十年保护区将走向一个新的恢复阶段。
制定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很重要,要做防风险工作,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成立高校、院所联盟、梳理科研工作,将形成的重要建议,写进《指南》,目前,南林大研究生已经投入到保护区工作中,为大丰保护区做好服务。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鲁长虎
麋鹿增长非常快,现在已经3000多头了,而且每年都 迅速增长,基数大,以后每年1000多头增长都有可能,那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将来也就是保护区以后准备装多少,再过3年、5年、10年,现在就4万亩,得要多少亩地,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我们从80年代把麋鹿引过来,现在野放了几百头,而且现在已经到了第五代了,完全是纯正的野生麋鹿了,湖北石首1998年大水也建立了野生种群了,所以野生种群呢在外面也引起了大家关注,那么现在人工圈养种群,以后怎么弄,这个我觉得还是要思考一下的,因为我们我是专注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方面研究的,麋鹿每年都不断增加,而且越往后增加越快,真正的野生麋鹿这么多,怎么办?像梅花鹿,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有几十万只。梅花鹿开始利用,那么麋鹿呢.......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费荣梅
我在学校是从事动物医学教学的。麋鹿的疾病“防”大于“治”,要把保健计划放到麋鹿管理工作中去,落实到每个环节,减少应激与伤害;不能回避麋鹿生病这一问题,最好建立一个无害化处理死亡动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