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要闻

东方白鹳首次在南黄海湿地繁殖

发布日期:2009-02-14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近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观察发现,一对东方白鹳在巢中精心哺育它们的爱情结晶——东方白鹳宝宝。这是东方白鹳在南黄海湿地诞生的第一个生命。

   2003年5月一只雌性东方白鹳迁居保护区,从此与大丰麋鹿结下不解之缘,这样一呆就是五个年头。在这期间,它每年还产卵4—6枚,可惜“独守空房”,所以一直是“孤家寡人”。
   槐花飘香的 5月,黄海滩涂湿地上到处洋溢着生机盎然的气息,春情荡漾的大丰麋鹿群在茫茫荒原上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鹿王争霸赛。和以往不同的是,与麋鹿一起迎来爱情春天的还有这只形单影只的东方白鹳。它在苦苦等待了5年之后,终于迎来了“白马王子”——一只雄性东方白鹳走进了它的生活。
   2008年春节(2月7日)前后10多天,这只雌性东方白鹳一度销声匿迹。2月17日上午,科研人员才发现它和一只雄性东方白鹳“夫妻双双把家还”——来到保护区第一核心区。5年来这只雌性东方白鹳一直居住在一棵刺槐树上。有了伴侣之后,可能嫌老巢狭小、过于简陋,于是“夫妻”俩忙忙碌碌另起炉灶,在距离老巢约500米远的、四棵互为相依的刺槐树上共同筑起“爱巢”,继续与麋鹿做起了邻居。
   据科研人员观察发现, 2008年5-6月,这对东方白鹳夫妇曾共同孵化过4枚卵,但都没有孵化成功。在这一年的九月,这对夫妇又搬进了在距离老巢约10米左右的独棵刺槐树上“新居”。
   2008年11月底,这对东方白鹳夫妇又引来了9只同伴在此越冬。在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月之后,2009年2月那9只结群迁往北方繁殖,这对夫妇依然“我爱我家”——扎根保护区。
   今年 1月底开始,观察人员发现这对东方白鹳夫妇“双飞”离巢的现象逐渐减少,后来两只轮流卧巢,人靠近时不再警觉飞走,而是依然卧巢,并发出急促、自我保护的声音。种种迹象显示它们正在孵卵。近日,经保护区主任、麋鹿专家、湿地专家丁玉华研究确认东方白鹳到目前为此在南黄海湿地至少孵化成功一只卵,一只雏鸟从巢中探出头颅。这填补了东方白鹳在南黄海湿地繁殖的空白。
   在这之前的观察发现,这个“爱巢”中共有 4枚卵。到目前为止,因考虑到靠近观察、人为干扰对东方白鹳的影响问题,其余3只卵尚没有最终确定是否孵化成功。科研人员将继续与其保持安全距离进行跟踪观察。保护区已采取措施严格保护,确保东方白鹳正常孵化、雏鸟健康成长。
   东方白鹳全长约 120厘米,初看象丹顶鹤,尤其是全身除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其余为白色的特征。但它的腿红、喙长且粗壮,眼角裸露皮肤粉红又让人便于鉴别。东方白鹳是世界易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约有3000只左右。东方白鹳属鹳科,繁殖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和日本,栖息于开阔原野及森林,一般每年4至6月份在我国东北繁殖,9月末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在长江中下游湖泊越冬。
   一般而言,东方白鹳在南黄海湿地属冬候鸟,留守越冬地繁殖的行为十分罕见。这种现象的发生充分表明南黄海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但是否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还有待于科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